近日,我司很荣幸地收到一封由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发来的感谢信。信中,客户单位充分肯定了云路复合材料(上海)有限公司于过去的一年中,在制造国产大飞机所必须的复杂结构碳纤维编织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参与及支持。
我国对于大飞机的定义标准是载客150人或起飞重量100吨以上、航程超过4000千米的飞机,且具有设计高度复杂、安全标准苛刻、经济耐用出勤率高、高技术密集等特点。这类飞机具备航程与载客适中、起降灵活、可用机场多等优点,广泛适用于国内省际和邻近国家的航线,因而市场需求巨大、前景广阔。
2022年是我国大飞机事业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一年。C919大型客机取得型号合格证,正式交付首家客户,累计订单达到1035架,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一期任务圆满收官;ARJ21新支线飞机累计向客户交付100架飞机,累计安全运行18万小时,首次进入海外市场,货机、医疗机、指挥机、灭火机等系列化产品研制取得突破;CR929中远程宽体客机完成首轮需求验证,完成关键试验件研制和试验,19项关键技术成熟度整体达到5级。
目前,在航空领域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代替钢或者铝,减重效率可达20%-40%。同时,复合材料还克服了金属材料容易出现疲劳和被腐蚀的缺点,增加了飞机的耐用性;复合材料的良好成型性可以使结构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由于在结构轻量化中无可替代的材料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于复材成型技术中最关键的三维编织技术及装备一直采取垄断和封锁政策,严重制约了国内碳纤维行业和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领域的发展。
云路复材团队在三维编织技术领域长期耕耘,历经十多年技术沉淀,自主研发出超大尺寸、高精度、国际领先的三维编织装备,以及独创的“复合工艺”,将编织、缠绕和铺层融合在一台设备一次完成,让复材设计更灵活,性能更优越,特别适合研发大飞机、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等各类飞行器核心复材结构件,实现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快速制造。
感谢信完整内容
↓↓↓